日期: 2020-05-08 21:44:14
1986年,德国社会学家贝克出版了《风险社会》一书,开门见山地指出:
由此,他首次提出现代社会本质上是一个风险社会,如何管理风险、在众多不确定性之下作出决策,这是城市治理的长久命题。
而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漏斗,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进行了严格的筛检,最终存留下来的都是时代的必需品。
病毒传播依旧凶猛,海外多国已经连番失守,超级大都市繁华的表皮之下,隐匿的脆弱和不安被逐渐暴露。很快,疫情防控成为了多国多地城市治理能力的大试炼。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人口流动带来的隐患不可忽视,复工的资格确认、疫情的继续监测是重中之重。
健康码成为了这期间的一个新物种。
作为疫情期间被“赶制”出来的产品,健康码是防控时刻恰到好处的改良,亦被认为是现代城市公共卫生医疗系统升级的新方案,其背后既潜藏着腾讯、阿里等巨头平台的敏感嗅觉,又背负着数字化城市治理的深切期望,以及民众对于其未来价值的殷殷畅想。
我们不禁有所思:健康码意味着什么?它对未来城市治理有什么作用?它会不会只是昙花一现而后湮灭?
有“码”在手,出入无忧。
健康码,以真实数据为基础,由市民或者返工返岗人员通过自行网上申报,经后台审核后,即可生成属于个人的二维码。该二维码作为个人在当地出入通行的一个电子凭证,实现一次申报,全市通用。
据报道,2月9日,深圳成为了全国第一个“凭码出行”的城市:全面实施人员通行认证管理措施,各类住宅小区、城中村居住人员进出小区需出示健康码。
一时间,健康码进入大众视野。
当时的文件显示,深圳地区所有在各类住宅小区、城中村居住的人员需通过微信小程序“深i您”公众号等平台自主申报个人信息,并依凭获取健康码进出小区,无须再做登记。
这意味着,想要在小区、公司和停车场的保安面前畅通无阻,先学会亮出这个码:通过各地疫情服务小程序或微信城市服务领取。值得一提的是,在阿里旗下的支付宝中,也很早就推出了申报健康码的功能。
健康码只是纸质通行证的简单代替吗?不然。
按照传统做法,疫情期间人员流动时,各地搜集数据主要靠各单位填报,程序较为繁琐,而社区人员出行则靠纸质通行证,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健康码的推出则有效解决了2个关键问题:
个人对自己接触史等信息不对称问题;
主观意愿不愿披露问题:健康码是出行“刚需”。
因此,健康码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搜集的便捷性。
可以说,健康码与疫情的紧张程度密不可分,是各地严峻的抗疫势头与复工复产的刚需推动健康码迅速流行了起来。
为何17年前的非典时期没有这种产品呢?
其原因不仅在于彼时国内大互联网平台还未真正建制,缺少大流量产品,更在于近十多年是国内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爆发的时期。加上各地政府普遍对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接受度提高,为健康码普及提供了土壤。